> 文章列表 > “长垂婑堕鬟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长垂婑堕鬟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长垂婑堕鬟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长垂婑堕鬟”出自宋代项安世的《丫头岩》。

“长垂婑堕鬟”全诗

《丫头岩》

宋代 项安世

三十年前过,吾方似此山。

山容似尚丱,吾鬓久成班。

羞把娉婷嫁,长垂婑堕鬟。

黄尘鸣帽底,愧汝若为颜。

《丫头岩》项安世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丫头岩》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创作的一首诗词。该诗描述了作者对时光的流转以及自身的变化之感受,通过对山川景物与自身形貌的对比,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

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:

三十年前过,吾方似此山。

山容似尚丱,吾鬓久成班。

羞把娉婷嫁,长垂婑堕鬟。

黄尘鸣帽底,愧汝若为颜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词以作者自身经历为线索,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变迁的感慨之情。

首先,诗中提到了三十年前的经历,暗示了时间的流逝。作者说:\"吾方似此山\",意味着当年的自己就像这座山一样,年轻而峻拔。接着,他将自己与山进行对比,说明了岁月的变迁对他的影响。作者说:\"山容似尚丱,吾鬓久成班\",山容貌未变,而他的胡须却已斑白,这种对比凸显了时间的无情和对青春的消逝的感慨。

接下来,诗中出现了\"羞把娉婷嫁,长垂婑堕鬟\"的描述。这里,作者以妇女的婚嫁为象征,表达了自己容貌的变化。\"娉婷\"是形容女子美丽娴静的词语,而\"婑堕鬟\"则暗示了作者容颜的凋零和衰老。这里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叹。

最后两句\"黄尘鸣帽底,愧汝若为颜\"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容颜的羞愧之情。\"黄尘鸣帽底\"指的是头发已经变得稀疏,帽子底部传来黄色尘土的声音,说明作者头发的稀疏和苍老。作者以\"愧汝若为颜\"来自责自己的容貌,表示对自身的不满和遗憾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与自身形貌的对比,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自身变迁的感慨之情。通过描绘岁月的无情和自己容貌的衰老,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身衰老的无奈与懊悔。这种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,让人不禁反思自己的人生和岁月的流逝。